2023年,四川省扶贫基金会乐山市分会、乐山市扶贫开发协会(市扶贫“两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和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的指导下,坚持以党建引领扶弱济困、助力乡村振兴为工作主线,以募集资金为基础,积极开展教育帮扶、医疗帮扶、产业帮扶等本土常态化活动。全面落实市乡村振兴局印发《乐山市扶贫“两会”2022年工作要点》、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乐山市2022年“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公益活动实施方案》和市委统战部印发《关于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意见》。2022年,市扶贫“两会”新建立中共乐山市扶贫开发协会委员会,形成党在扶贫“两会”中的战斗堡垒,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新建立“乐山市扶贫开发协会关工委”,加强教育、联系青少年的组织建设;新建立“乐山康诚医疗爱心基金”,累计建成6只乡村振兴专项基金;首次开展了“童伴关爱”“互联网+”公益项目,“线上”+“线下”圆满完成募集资金目标任务;首次参与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东西部协作专项调查,明确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努力方向;首次开展公益性招标项目,接受企业定向捐赠1140万元,帮助五通桥区招标采购了两台全国最先进的大型消防车;与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关爱生命健康帮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关爱生命健康帮扶”项目活动。全年募集社会资金(物资)7290.53万元,支出社会资金(物资)7724.86万元。完成了助学12032人、助医837人、助困2903人次、资助2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的工作任务。
一、党政重视,协同推进
(一)加强领导聚合力。中共乐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乐山市2022年“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公益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委统战部印发《关于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意见》加强了“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公益活动和“万企兴万村”行动的组织领导,明确了分工责任,搭建了扶贫“两会”解困助学和产业帮扶两大募集平台。“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活动和“万企兴万村”行动两项公募活动在民政部门完成了备案。把“栋梁工程”公益项目和“万企兴万村”行动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部署、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指导。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协同配合,积极发挥各自渠道优势进行捐赠帮扶,形成了全市联动的格局。
(二)党建引领筑堡垒。市扶贫“两会”新建立中共乐山市扶贫开发协会委员会,建立了机关和区县扶贫“两会”12个党支部。形成党在扶贫“两会”中的战斗堡垒,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市、县“两级联动”,坚持以党建引领助学、助医、助困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保障扶贫“两会”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组织强基础。根据乐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乐山市扶贫开发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科技素养和法治教育为重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开展帮扶留守儿童和中小学生的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立德树人、扶弱济困,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2022年主要帮扶项目及成效
(一)教育帮扶项目。1.“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公益活
动覆盖面更广。市扶贫“两会”认真履行牵头单位职责,联合市总工会、共青团乐山市委、市妇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教育基金会,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等群团、社团组织,共同发出倡议,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帮扶合力。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积极宣传组织。今年,全市919多个单位(其中:市外企业参与捐赠23家)和个人参与捐赠,募集资金3552.07万元,资助资金(物资)2985.85万元(其中,资助困难家庭学生资金1784.12万元、资助教育帮扶项目资金1201.73万元)。共计资助困难家庭学生12032人次。2.募集资金多,帮扶学生多。2022年解困助学公益活动募集资金3552.07万元,帮扶困难家庭学生12032人次。一是市、县扶贫“两会”募集资金1812.16万元,帮扶学生5239人;二是市级各群团社团组织争取和募集资金1739.91万元,帮扶学生6793人;三是区县募集资金增长幅度大,五通桥区、马边彝族自治县、夹江县、犍为县、沙湾区、峨眉山市募集资金分别超过了340万元、310万元、140万元、120万元、65万、60万元)。3.改善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多。一是市扶贫“两会”积极开展帮扶美姑县龙门乡哈姑村尔河幼教点改造项目、美姑县乐美同心托儿所项目、马边县陈家溪幼儿园新建项目等教育基础设施帮扶项目19个,帮扶资金956.93万元;二是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捐建关爱图书室、马边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建设、“儿童之家”站点建设帮扶项目8个,帮扶资金244.8万元。4.结对帮扶助学模式见成效。市扶贫“两会”通过采取“经济资助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扶困、扶志、扶智“三合一”结对帮扶模式,由志工部聘请了110名志愿者导师同224名学生逐一签订年度帮扶协议,强化感恩教育,激励受助学生立志成才,帮助受助学生实现“受助”到“助人”的转变,传递爱心,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君和环保公司创建的“君和助学模式”:对受助学生持续跟踪、疏导帮助受助学生成长成才;制定《君和环保明日栋梁导师辅导工作指南》,从生活关怀、学习引渡、人生接济、爱心培育四重维度,开展结对帮扶的同时,也实现志愿者导师的人生价值;君和环保公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司文化指导志愿服务行动,引导和建设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职工队伍,达到培育优才的目的。5.助学活动有特色。市级各群团社团组织,县级扶贫“两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形成“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活动协同推动的工作合力。一是市总工会开展了“金秋助学”、“小心愿·大温暖”,走访慰问困难家庭学生等活动,帮扶381名困难学生,资助资金88.5万元;二是共青团乐山市委开展的“童伴之家”、“青少年生命教育项目”、“嘉州小海棠信箱”、“我要上大学”公益项目等活动,资助资金74.8万元,惠及3.24万人次。三是市妇联开展的“春雷计划”募集资金503万元,预计三年内将有6500余名困境女童受益;开展“大爱乐山呵护你成长?满天星”结对助学活动,将募集社会公益捐赠70余万元,结对助学601名困境学生。争取财政资金、省儿基会资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资金(物资)569.68万元,开展帮扶困境儿童活动;四是市关工委、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开展的“金秋助学·圆梦行动”,筹措资金905万元帮助5431名困难家庭的大、中小学生;五是市教育基金会开展的“践行十爱·德耀嘉州”系列助学活动,开展“栋梁工程”解困助学、“金秋助学”、“新阶新为 助学圆梦”等公益活动,“六·一”儿童节活动和帮扶市儿童福利院等活动帮扶981名家庭困难学生,资助资金118.61余万元;六是“活水计划”兴彝区。马边彝族自治县扶贫“两会”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指导下,募集资金314.53万元,通过实施“栋梁工程”“阳光助学”项目,帮助608困难家庭大、中小学生完成学业。6.助学效果好。一是受助学生就业率高。从今年对对全市2021年毕业的受助大学生436人进行了调查,424人就业,就业率达到97.25%,帮助424个家庭实现了脱贫增收;二是受助学生实现了受助-助人的转变。通过采取“经济资助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激励帮扶模式,志愿者导师在跟踪帮扶过程中,良性植入感恩教育,以亲身实践“春风化雨”的影响力和情感关怀“润物无声”的渗透力,成风化人,引导受助学子常怀感恩之心、自觉传递爱心;三是“技能+就业”培训提质增效。总工会开展“阳光就业暖心行动”为困难学生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帮助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65余人实现就业;四是团市委累计募集1000余个实习岗位和2000余个就业岗位,在多方面为青年就业排忧解难。五是市扶贫“两会”开展了驾驶技术“技能培训”、“海棠嫂子”、教师研修培训和乡村女性电商直播带货等活动,帮助家庭困难人员214余人实现灵活就业。
(二)医疗帮扶项目。1.积极开展“健康帮扶·光明行动”公益活动。重点帮助困难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复明治疗,帮助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生活困难户的白内障患者早日摆脱黑暗,重见光明。在项目实施地免费为群众开展眼健康讲座295场次,受益群众7395人次,筛查白内障患者4403人,今年资助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698人(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手术治疗,资助资金64.293万元。目前,项目在马边、峨边、沐川等地深入推进。2、“健康帮扶·仁爱行动”公益项目。项目由市扶贫“两会”和沐川新区中医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展,帮扶对象包括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生活困难户、五保户等进行帮扶。现已对符合救助条件的255人进行了医疗补助,帮扶资金8.54万元。3.“关爱生命·健康帮扶”公益项目。项目由市扶贫“两会”和四川精诚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定向救助在乐山嘉华医院住院治疗的困难患者(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生活困难户)。项目已为家庭困难的20人实施了医疗救助,救助资金0.49万元。4.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签订了《关爱生命健康帮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关爱生命健康帮扶”项目活动。5.与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合作。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犍为县各选择2个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其它7个县(市、区)各选择1个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试点推行乡村公益医疗互助项目。6.疫情防控项目。募集防疫资金(物资)150.15万元。(其中,帮扶峨边县中医医院检验设备一批;防疫帐篷60顶,优质柑橘236箱2360斤等防疫物资,价值2.98万元)。7.开展医疗卫生帮扶项目回访调查。对2021年实施救助的516例白内障患者术后的453人在术后视力复明效果、术后从业数、家庭年新增收入、对公益救助带来的帮助以及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等情况进行了回访调查。大多数的受助患者术后视力复明效果明显,对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三)产业帮扶项目。市扶贫“两会”今年在产业帮扶上,坚持开发式产业帮扶,注重激发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选择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农民增收、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帮扶项目。突出20个乡村振兴重点联系帮扶村,注重选好选准帮扶项目和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帮扶。助力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为持续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做贡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1.爱心基金增值收益帮扶项目。对市、县扶贫“两会”20个重点帮扶联系村进行产业帮扶,已完成帮扶项目24个,使用乐山市社会扶贫爱心基金增值收益432.64万元。撬动整合其他帮扶资金1.15亿元投入参与到产业帮扶项目(或帮扶村)中,直接受益1.45万户3.63万余人。2.定向开展“万企兴万村”产业帮扶项目。市扶贫“两会”积极融入“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入各单位宣传动员,上门服务,精准对接帮扶项目,引导企业定向捐赠产业帮扶资金,开展产业帮扶项目。广泛募集社会帮扶资金3056.76万元,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建设等帮扶项目190个。3.“健康饮水·点亮乡村”项目。做好项目的后续保障工作,接到各种报修和个别投诉电话达百余次,并全部进行了及时的处理。使该项目受助群众满意度达到100%,免费更换滤芯1500余支,价值4万余元。为500余户老百姓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资助466.45万元在乡村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照亮乡村道路155公里。4.公益性招投标项目。市、扶贫“两会”首次开展公益性招投标项目。接受企业定向捐赠资金1140万元,帮助区县招投标采购了两台全国最先进的大型消防车,做到了捐赠人、当地政府和消防车使用单位三方满意。
(四)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当前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在住房保障、饮用水、用电、因病因灾生活困难等方面对标补短,开展帮扶、送温暖活动,共募集社会帮扶资金449.89万元,开展扶弱济困活动,帮扶困难群众2903人次。
三、加强监督,严格项目管理。
(一)强化项目资金监督。严格按照《捐赠协议》定期对帮扶项目资金的使用、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做到账目清楚、专款专用、安全有效,跟踪监管每一笔资金的分配、支付及项目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强化监督责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二)项目进度监管到位。严格项目监管。要按照《项目实施建设协议》要求,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对项目推进实施各个环节的情况和项目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抽查,核实和及时反馈项目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项目完工后按规定检查验收。
(三)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各帮扶资金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单位,都按照公告公示要求,将帮扶资金的分配、使用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每年活动结束后,在《乐山日报》和“乐山市社会扶贫网”公告公示资金募集和捐赠情况,次年初开展专项审计,接受社会监督,增强项目透明度。
(四)确权项目资产。建设好项目,管理好公益项目形成的资产。项目完工后要按规定将捐赠援建资金确权为乡村资产,落实后续管理使用制度和措施,保证项目长期发挥作用。
四、全面宣传、引领示范
市扶贫“两会”与省市级媒体密切合作,媒体报道40余篇次;开办“乐山市社会扶贫网”门户网站和“乐山市社会扶贫”微信公众号,共计报道100余篇次;编辑出版《乐山社会扶贫》杂志;制作4个工作总结ppt;特别是《“栋梁工程”用人间大爱润育家国栋梁》在中国百姓新闻网上发表;《20年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22万人次“栋梁工程”用人间大爱润育家国栋梁》在四川文化网上发表;《“栋梁工程”:二十载助寒门学子成栋梁》在中国乡村振兴杂志上刊登。提升了扶贫“两会”的影响力。
五、志愿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能力
高度重视、持久培育新时代的志愿服务文化,完成了四川省扶贫基金会乐山市分会志愿者工作部网上注册,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志愿者帮扶网络,通过供需对接方式,梳理项目需求,聘用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行动计划,使之成为社会帮扶的有效载体,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各项社会帮扶项目和活动。今年,开展了“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公益活动志愿服务项目、“童伴关爱”志愿服务项目、送科技下乡志愿服务项目、送温暖志愿服务项目等18个志愿服务项目。“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公益活动中,“乐电助学模式”、“君和助学模式”,志愿者导师与受助学生结对帮扶,扶困、扶志、扶智结合。受助学生得到帮扶,志愿者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获得了育才的成就,公司以公司文化引导锻炼培养职工队伍。累计2000余名志愿者参与活动,增强了志愿服务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积极贡献力量。
六、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的一年,是市扶贫开发协会换届年。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根据扶贫“两会”的章程和宗旨,打造扶贫“两会”工作升级版,着力提升扶贫“两会”从业人员素质、增强扶贫“两会”帮扶实力和改善帮扶服务水平。
总的要求: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以党建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助力推进乡村振兴为工作主线,以募集资金为基础,以助学、助医和助困等本土常态化社会帮扶项目为抓手,以公信力建设为市扶贫“两会”的生命线。工作着眼于“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项目着重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工作压茬推进,以扶贫“两会”之力为扶弱济困事业增添作为,做好全年工作。
主要工作:扶贫“两会”工作发展升级的关键是搞好项目建设。扶弱济困工作重点要放在项目工作的提升上。要毫不放松地抓项目,项目一项一项落实,抓实抓细项目储备、梳理和论证申报工作,抓项目落地落实,见到实效。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确保项目进度监管到位,确保项目实施信息公开,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成效;要毫不放松地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上;要毫不放松地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履行好“栋梁工程”牵头单位责任,衔接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帮扶学生3000人以上;“光明行动”资助困难患者1000人以上;“爱心帮扶”活动帮助困难群众5000人以上;突出重点,抓好资助20个联系帮扶村补短补缺的产业帮扶项目,大力衔接,深入抓好“万企兴万村”定向产业帮扶项目;开展“健康饮水·点亮乡村”项目、消费帮扶项目;试点推行乡村公益医疗互助项目等。
主要举措:完成协会换届,配齐配强协会领导班子,补充完善理事监事会员队伍。完成扶贫“两会”更名工作,修改完善扶贫“两会”章程及工作制度。通过“扩大帮扶队伍+提升自身能力”双向发力;“线上+线下”募集资金;“市级+县级+乡镇”三级联动;“会内+会外”内外联合等方式,形成帮扶合力,助力乡村振兴。
市扶贫“两会”和市扶贫“两会”党委将按照党委、政府的部署,按照《中共乐山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乐山现代化建设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乐山发展新篇章的决定》要求,进一步结合实际,明确扶贫“两会”自身发展方向,丰富发展思路,完善发展举措。把《决定》要求落实到行动上。开好局,起好步。找准切入点,突破口。结合社会团体的实际,发挥密切联系群众和拾遗补缺的优势,突出重点精准帮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扶贫“两会”工作力度,力争新作为。
四川省扶贫基金会乐山市分会
乐 山 市 扶 贫 开 发 协 会
2022年12月30日